望远镜寻亲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4|回复: 0

脾胃穴位

[复制链接]

834

主题

1107

帖子

2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5174
QQ
发表于 2025-8-19 23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您好!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问题。在中医理论中,调理肠胃的穴位很多,但并没有一个穴位是“唯一”或“绝对”对应的。肠胃功能通常与脾、胃、大肠等脏腑相关,因此调理的穴位也多分布在对应的经络上。


重要提示: 以下内容为中医养生保健知识,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。如果患有严重的肠胃疾病,请务必及时就医。


我将为您分两类介绍最常用、最有效的穴位:


一、 核心王牌穴位(必知必用)


这两个穴位是调理肠胃功能的“万能钥匙”,效果最显著。


1. 足三里穴 - “长寿穴” & “肠胃保健第一要穴”


· 归属: 足阳明胃经
· 定位: 这是最易找、最重要的强壮穴。
  · 小腿外侧,外膝眼(膝盖髌骨下方外侧的凹陷)下四指宽(3寸)处。
  · 胫骨旁开一横指(中指)的距离。
  · 简单找法: 掌心盖住膝盖骨,五指朝下,无名指指尖尽头向外一横指处,按压有酸胀感即是。
· 功效:
  · 健脾和胃、补中益气: 几乎对所有肠胃问题都有帮助,如腹胀、腹痛、腹泻、便秘、消化不良。
  · 强壮保健: 是著名的“长寿穴”,常按揉或艾灸可增强全身免疫力,调理虚劳羸瘦。
· 操作: 用拇指用力按揉,每次3-5分钟,以感到酸、麻、胀为宜。艾灸效果更佳。


2. 中脘穴 - “胃的代言人”


· 归属: 任脉(同时也是胃的“募穴”,是胃气直接汇集于腹部的穴位)
· 定位: 在腹部,胸骨下端剑突(心窝处)与肚脐连线的中点。
· 简单找法: 肚脐正上方4寸(约五指宽)处。
· 功效:
  · 和胃健脾、降逆利水: 主要用于治疗胃部疾病,如胃痛、胃胀、反酸、呕吐、食欲不振。
  · 是调理胃功能的直接要穴。
· 操作: 用手掌根或中指按揉,力度适中,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揉2-3分钟。同样非常适合艾灸。


---


二、 其他重要辅助穴位


根据具体症状,可以搭配使用以下穴位:


3. 天枢穴 - “沟通枢纽”


· 归属: 足阳明胃经
· 定位: 在腹部,肚脐旁开2寸(约三指宽)处。左右各一。
· 功效:
  · 调理肠腑: 是大肠的“募穴”,特别针对肠道问题,如腹泻、便秘、肠鸣、腹胀。有“双向调节”作用,既能止泻又能通便。
· 操作: 用双手拇指同时按揉两侧天枢穴。


4. 关元穴 - “培补元气”


· 归属: 任脉
· 定位: 在下腹部,肚脐正下方3寸(约四指宽)处。
· 功效:
  · 温阳补虚: 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症状特别有效,如长期腹泻(五更泻)、腹部冷痛、消化不良、食欲差、四肢不温。
  · 此穴补益作用极强,强烈推荐艾灸。
· 操作: 以艾灸为最佳,每次15-20分钟。按揉也可。


5. 脾俞穴 & 胃俞穴 - “从后背补”


· 归属: 足太阳膀胱经
· 定位: 在背部。
  · 脾俞: 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  · 胃俞: 第1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· 简单找法: 需要他人帮助。大致位置在背部中段脊柱两侧的肌肉上。
· 功效: 直接补益脾和胃的脏腑之气,对于慢性、虚损性的肠胃问题效果很好。
· 操作: 自己不易操作,最好由他人用掌根按揉或用艾灸盒艾灸。


总结与建议


· 日常保健: 重点按揉或艾灸 足三里 和 中脘穴。
· 腹泻/便秘: 加按 天枢穴。
· 胃寒、怕冷、消化不良: 加按并艾灸 关元穴。
· 最佳时机: 每天坚持效果最好。饭后不宜立即按压腹部穴位。艾灸一般在白天进行为好。


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!坚持刺激这些穴位,对维护肠胃健康大有裨益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望远镜寻亲网

GMT+8, 2025-8-21 10:21 , Processed in 0.082602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