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远镜寻亲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47|回复: 0

红楼梦最突出的几首诗

[复制链接]

834

主题

1108

帖子

2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5183
QQ
发表于 2025-8-15 19:4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最突出的是薛宝钗的《临江仙·柳絮》:
《临江仙·柳絮》
白玉堂前春解舞,东风卷得均匀。
蜂围蝶阵乱纷纷。几曾随逝水?岂必委芳尘?
万缕千丝终不改,任他随聚随分。
韶华休笑本无根。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!

为何此诗最能体现“教养”与“正能量”?
  • 豁达通透的价值观:
    众人笔下的柳絮多悲戚飘零(如黛玉“漂泊亦如人命薄”),宝钗却赞其“均匀”舞姿,以“终不改”写其坚韧,以“随聚随分”显其从容。她跳出个人际遇,以超越视角看待无常,体现大格局。
  •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:
    “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”是全书最具抱负之句。她将卑微柳絮转化为借势向上的意象,不怨天尤人,而是善用机遇、主动作为。这种进取心与儒家“天行健”精神一脉相承。
  • 含蓄深厚的教养:
    全诗无说教,却以物喻人,在众芳哀叹中独树一帜。她以理性消解悲情,用智慧转化困境,展现了大家闺秀的沉稳与涵养。



其他体现“正能量”的诗作补充
  • 薛宝钗《咏白海棠》
    “淡极始知花更艳,愁多焉得玉无痕”
    ——赞美内敛含蓄之美,强调德行重于浮华。
    “欲偿白帝凭清洁”
    ——以高洁自持回应天地,彰显人格力量。
  • 贾探春《残菊》
    “明岁秋风知再会,暂时分手莫相思”
    ——以豁达看待聚散,充满对未来的希望。
  • 史湘云《对菊》
    “数去更无君傲世,看来惟有我知音”
    ——豪爽真挚,在孤独中见洒脱气度。



为何宝钗之诗更胜一筹?
曹雪芹借宝钗之笔,在“千红一哭”的悲剧底色中,植入了一种理性而光明的生命态度:
  • 她不否定苦难(“随聚随分”),却以智慧转化;
  • 她不回避欲望(“上青云”),却以正道实现;
  • 她的“正能量”非盲目乐观,而是植根于对世情的清醒认知与对自身力量的信心,这正是传统教养的精髓。


注:宝钗的“青云之志”常被误解为野心,实则更接近儒家“修身致远”的理想。在全书悲凉语境中,此诗如一道破云之光,展现了人性可能达到的高度——这正是其不朽价值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望远镜寻亲网

GMT+8, 2025-8-21 12:27 , Processed in 0.080841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