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远镜寻亲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0|回复: 0

论语·学而第一

[复制链接]

2772

主题

3301

帖子

3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37213
QQ
发表于 2025-7-16 18:0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全文

第一章
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(孔子说:“学习后按时温习,不也很愉快吗?有志同道合者远道而来,不也很快乐吗?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,不正是君子的修养吗?”)


第二章
有子曰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
(有子说:“孝顺父母、敬爱兄长的人,很少会冒犯尊长;不冒犯尊长却喜欢作乱的,从未有过。君子致力于根本,根本确立了,正道就随之而生。孝悌,就是仁德的根本吧!”)


第三章
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!”
(孔子说:“花言巧语、伪装和善的人,很少有仁德。”)


第四章
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(曾子说:“我每天多次反省:替人谋划是否尽心?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?老师传授的学问是否实践?”)


第五章
子曰:“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”
(孔子说:“治理诸侯国,要谨慎处事、守信,节约用度、爱护百姓,役使民力不误农时。”)


第六章
子曰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
(孔子说:“年轻人居家要孝顺父母,外出要敬爱兄长,言行谨慎守信,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。做到这些还有余力,就去学习文献知识。”)


第七章
子夏曰:“贤贤易色;事父母,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;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”
(子夏说:“尊重贤德胜过喜好美色;侍奉父母能尽心;服侍君主能献身;与朋友交往守信。这样的人即使自称未学习,我也认为他已学了。”)


第八章
子曰:“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。主忠信,无友不如己者,过则勿惮改。”
(孔子说:“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,学习才能不固执。要以忠信为本,不与品行不如自己的人交友,有了过错不怕改正。”)


第九章
曾子曰: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”
(曾子说:“慎重办理丧葬,虔诚追念祖先,民风自然归于淳厚。”)


第十章
子禽问于子贡曰:“夫子至于是邦也,必闻其政,求之与?抑与之与?”子贡曰:“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”
(子禽问子贡:“老师每到一个国家,必能听闻政事,是主动求得的吗?”子贡答:“老师凭温和、善良、恭敬、俭朴、谦让的品德获得。他求取的方式,或许与别人不同吧?”)


十一章
子曰:“父在,观其志;父没,观其行;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
(孔子说:“父亲在世时观察儿子的志向;父亲去世后观察他的行为;多年不改变父亲合理的准则,可称得上孝了。”)


第十二章
有子曰: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;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”
(有子说:“礼的运用,以和谐为贵。先王的治国之道以此为本,小事大事都遵循。但若一味求和而不用礼节制,也是行不通的。”)第


十三章
有子曰:“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;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;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”
(有子说:“守信要符合道义,诺言才能兑现;恭敬要合乎礼节,才能远离耻辱;所依靠的人值得亲近,才可尊崇。”)


第十四
章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
(孔子说:“君子不追求饮食饱足、居住安逸,做事勤勉、言语谨慎,接近有德之人来匡正自己,这就是好学了。”)


第十五
章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。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”子贡曰:“《诗》云:‘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’,其斯之谓与?”子曰:“赐也,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,告诸往而知来者。”
(子贡问:“贫穷却不谄媚,富贵却不傲慢,如何?”孔子答:“可以。但不如安贫乐道、富而好礼。”子贡引用《诗经》形容修养需精益求精,孔子称赞他能举一反三。)


第十六
章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”
(孔子说:“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,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。”)


核心思想《学而第一》以“学习”开篇,贯穿孝悌、忠信、仁德、礼乐等儒家基础理念,强调修身、齐家、治国的内在联系。



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

QQ|Archiver|小黑屋|望远镜寻亲网

GMT+8, 2025-7-20 05:48 , Processed in 0.099744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